必一体育sport
025-52657056电话:025-52657056
传真:025-52657058
邮箱:info@www.gzjs1688.com
奋发进取 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获批以来,武汉市作为科创中心建设主阵地,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奋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一年多时间,武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今年1月29日,我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即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把科创中心建设作为全年首要工作予以部署,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科创中心建设。
建设武汉科创中心是国家构建区域创新高地的重大布局,是国家赋予武汉的重大使命,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紧扣“科学+城市”,武汉正大力推进东湖科学城19.69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一纵两横一环”七条骨干道路总里程21.6km基本实现连网成环。
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东湖科学城,利用精密重力测量设施突破量子核心技术,首次将里德堡单光子源的纯度和全同度提升至99.9%以上。
同时,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项目建设正式启动,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评审,光电与医疗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建设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武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正式获批建设,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通过工信部现场验收,获批国家光电子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原始创新需要高水平实验室当“发动机”,在7家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的助力下,有组织的科研活动逐步成势见效,重大科技成果初显。据了解,7家湖北实验室共集聚各类人才1973人,2022年度争取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共计36770万元,署名SCI论文突破1000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其中,光谷实验室实现了400微焦脉冲能量飞秒激光器的工程化,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珞珈实验室参与研制并发射“启明星一号”卫星及珞珈三号01星;洪山实验室关于玉米、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江夏实验室联合研发的全新小分子VV116,附条件获批上市。
整合各方资源协同创新,武汉也在高效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的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等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智能制造2035”贡献力量。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有效推进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建设,10家专业研究所、14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5个产业中试和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启动建设。
去年9月,武汉量子院入驻高科医疗器械先进制造园,研制国内首个原子量子计算云平台。几乎同期,武重集团、金运激光等2家企业获工信部授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据了解,经过多方努力,在汉7所“双一流”高校首轮周期建设目标全面达成,新增“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全市“双一流”学科达到32个,位居全国第四。在最新的有关世界大学排名中,华中科技大学全球排名第109位,比上年度进步67位,武汉大学全球排名第150位,比上年度进步59位。
高校方面也传来好消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江汉大学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各高校结合武汉重点产业布局,积极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智能制造、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专业,培育“高、精、尖、新、缺”新兴学科。
武汉在《自然》杂志发布的2022年全球科研城市排行中位列全国第5、全球第11,较前一年都上升4位。
聚焦“三高地两基地”建设,武汉一批创新产业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加快建设,存储器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成立智能网联汽车等多家创新联合体,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推进算力扩容。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在产业发展中,企业不断释放创新动能,我市产业发展能级逐步壮大。
与此同时,我市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华工科技子公司华工正源诞生国内首个800G硅光模块。同样出品于华工科技,该企业研发出国内首台双激光器弱化设备。在TCL华星武汉基地,国内首款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2K高频PWM柔性屏实现量产。
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融合的理念,近年来,围绕“965”产业体系,武汉市科技局组织实施“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计算平台关键技术”“载体介导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研发”等15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1.6Tb/s硅基光互连芯片。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聚焦核心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4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持续培育创新主体并取得新成效,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优质企业梯度成长体系。黑芝麻智能、依讯北斗、精测电子入选工信部2022年人工智能创新任务揭榜单位。2022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8家、增量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503家,再创历史新高,总数达1265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2%。
经过前期探索和合作,武汉市与都市圈部分兄弟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确立了“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主体共育、项目共谋、活动共办”的协作机制。
启动共建光谷鄂州临空经济区光电子产业园、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光谷咸宁产业园等产业园区,TCL环境科技等一批产业项目纷纷落户。武汉都市圈发展破题开篇,为构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群奠定基础。
除了区域合作,武汉还稳步展开全球科技合作。2022年10月,中比科技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京、合肥、武汉四地举办第四届中比科技交流视频研讨会。12月,中法生态城光控特斯联(武汉)低碳智慧产业园一期项目投用,举办中非非洲文字识别技术创新论坛。
近几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地球观测组织对地观测、深时数字地球(DD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今年6月25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投产启动仪式在光谷生物城举行,这也是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生产线。据企业介绍,建成后,预计可年产10吨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原液及100万支制剂产品,填补巨大的市场缺口。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同样日新月异,我市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实施生物育种科技重大专项,开展油菜、生猪等育种关键技术攻关和新品种培育,目前已选育出高油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中油杂65”,创油菜新品种公开报道的含油量最高纪录,研发出国际首款猪8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组育种计算工具。
以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六大园区为支撑,搭建政企校创新共享平台,华中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生物DNA指纹鉴定重点实验室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业区域共性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华中分子育种、微生物农药两个区域公共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项目完成验收。科前生物、新华扬、富邦科技、湖北神丹、国药动保、中国种子集团等7家企业获批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种子集团、湖北省种子集团、湖北神丹等3家企业入选“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成立武汉人才集团,组建武汉都市圈人才发展联盟,探索推出突破性人才政策。率先实施人才注册制、积分制,吸引1.89万名海内外人才、1500余家企业注册。武汉成功获批中央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招生规模全国第一。
优化实施“武汉英才”计划,2022年认定和支持高端人才700多名,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000多名。围绕光电信息、生命健康等领域,引进培育多个高端创新团队。建立动态顶尖人才引进清单,深化实施“学子聚汉”工程,全年新增在汉就业创业大学生超过30万人。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以政府创投为引导,引进培育创投基金、天使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组建武汉投控集团,统筹管理政府产业基金和国资母基金,发挥基金产业引导和撬动功能。武汉基金累计出资39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实缴投资规模400多亿元。全国首单环保装备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首例农业制种知识产权保险、全省首单共保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软件首版次保险、集成电路流片费用损失保险、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等一批全国、全省首发产品相继落地。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科技成果转化在武汉正全面发力。积极推广湖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经验。体现“五元”价值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建立。编制《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规划》,推动开放和建成中试平台198家,备案市级中试平台94家,提升12家中试平台服务功能,认定成果转化中心10家。
近年来,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深入高校院所企业,通过收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挖掘企业技术需求、组织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积极推动了科技成果在汉转移转化。目前,市区两级320名成果转化联络员,已促成超过155个项目落地转化或取得明显进展。推动专利转移转化和开放许可工作,武汉理工大学首个亿元级专利技术转化项目成功签约。202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55.16亿元。
近年来,武汉市科技局推进落实国家、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清单任务,开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试点,将项目立项权下放到项目承担单位,并简化项目立项管理,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
更新《武汉创新地图》,发布《武汉市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规划(2022-2025年)》,2022年新建创新街区(园区、楼宇)110万平方米。新获批国家级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9家,省级孵化器4家、众创空间16家、星创天地5家。
就在本月,包括光谷创意创新园区、光谷企业天地、南太子湖创新谷、岱家山科创城、V+合伙厦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在内,武汉首批13家创新街区、楼宇被授牌。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纳入管理的创新街区总面积510万平方米,到2025年还规划建设近300万平方米。现有创新街区中,入驻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约300家,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二;建有小试中试平台70余个,政务、商务等各类服务机构200余家;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余家,累计走出了5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武汉启动科技创新大赛、技术经纪赛,相信在全市齐心奋进下,我市创新创业生态将会更加良好。